繁体版 简体版
八三看书 > 历史军事 > 堪破三千世相 > 第4章 拜帖朱印定乾坤
八三看书 www.83ks.net,最快更新堪破三千世相!

\寸楮能通宰相门,泥金笺上印痕深。

缺角斜封非无意,八行小字定浮沉\

一、泥金笺上生死局

嘉靖二十三年冬,京师风雪漫卷。吏部主事徐阶揣着拜帖候在严府角门,青缎封套上的冰纹蜡痕已凝成霜花。他记得同僚叮嘱:\严阁老府上的门房最毒辣,若见拜帖题名处未留'晚生'二字,立时撕了掷出。\

忽然朱门微启,管家严年捏着张缺角的拜帖冷笑:\湖广巡抚好大胆子!这'鹤纹暗印'偏了半毫,当西苑是菜市口么?\话音未落,那张洒金笺已没入雪堆——原来严嵩定下规矩:凡拜帖右上角缺个三角豁口,便是\拒不见客\的暗号,这巡抚竟将豁口错剪在左下角。

这般森严规制,恰应了《大明会典》所载:\百官往来启事,帖式各有等差。\当年张居正初入翰林,特将拜帖染作\经帙黄\,边栏印满蝇头小楷的《尚书》章句,严嵩见之抚掌:\此子深谙'以文为印'之道。\

《周礼·春官》载:\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,则策命之。\这策命文书的形式规范,正是后世拜帖制度的滥觞。

二、印泥朱色断前程

万历八年春,太仆寺少卿王锡爵之子王衡赴考,其拜帖却惹出祸端。那洒金笺上\世侄\二字用朱砂书写,盖着方田黄石\克勤堂\印。礼部尚书申时行见到拜帖,当即掷于火盆:\《士相见礼》有云,晚辈谒尊长当用墨书。朱笔题名,是要效仿帝王朱批么?\

原来拜帖用印大有乾坤:三品以上方可用狮钮铜印,五品限龟钮石章,士子则只能用木章。王衡这方田黄印虽名贵,却犯了\僭越材质\的大忌。正如《万历野获编》所记:\嘉靖间有御史用鸡血石印拜帖,竟遭科道弹劾'心怀叵测'。\

白居易《轻肥》讽曰:\朱绂皆大夫,紫绶悉将军。\这朱紫之色,在拜帖上化作吃人的礼法枷锁。

三、八行笺里藏刀兵

天启五年,魏忠贤的拜帖成了索命符。他独创\三色帖\:洒金红笺赐亲信,素白暗纹帖送政敌,最毒的是靛青冰裂纹帖——收帖者三日内必入诏狱。某日崔呈秀见自己收到的红笺边栏有墨点,连夜逃出京城。原来魏阉定下暗号:红笺染墨者,实为\赐死\预告。

这般阴毒手段,早有先例。严世蕃当年发明\阴阳帖\:同一封套内藏两笺,遇清流则出素纸\无暇接见\,逢贪官便现金笺\扫榻相迎\。正如《金瓶梅》中应伯爵所言:\西门大官人的帖子,比刑部的火签还唬人。\

《左传》载郑庄公\黄泉见母\,以\阙地及泉\的隐语破誓。这文字游戏在明代化作拜帖中的夺命机关。

四、破局当学阳明剑

正德十四年,王守仁平定宁王之乱后,收到江彬的鎏金拜帖。他取朱笔在帖上画了幅《庐山烟雨图》,题款\致良知\三字。江彬展开拜帖,但见云遮雾罩的山径间,自己安插的密探姓名历历在目,吓得连夜撤走耳目。

今人可循此智:

1. 拜帖三验法:验材质(辨对方财力)、验印鉴(考学识深浅)、验称谓(测用心虚实)。

2. 反制四式:

以《千字文》编号暗记往来时日

用\飞白书\题名留笔迹证据

在笺纸夹层藏微缩账目

借《洪武正韵》谐音传递密讯

正如嘉靖朝首辅夏言对付严嵩的妙招:将拜帖折叠成\官帽式\,内书\青词十则\。严嵩为夺青词进献之机,只得咬牙咽下这哑谜。

\一片冰心在玉壶,怎敌他朱印如虎。

莫叹权门深似海,寸笺能载万年书\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