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八三看书 > 历史军事 > 堪破三千世相 > 第14章 儒林外史功名谣——科举制度下的谣言生态链
八三看书 www.83ks.net,最快更新堪破三千世相!

一、喜报碎寒门

广东南海县的茅草屋檐下,范进攥着发霉的笔杆,第五次落榜的耻辱在窗纸破洞中漏成光斑。胡屠户的嘲骂声犹在耳畔:\像你这尖嘴猴腮,也敢吃天鹅屁!\这日他瑟缩在城隍庙拆字,忽见卦摊老叟的龟甲裂出\鸿渐于陆\的纹路。未及深究,街角已爆出锣响:\范老爷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!\
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这幕,恰似《朱子治家格言》所言:\见富贵而生谄容者,最可耻。\昨日还往范家门前泼泔水的邻居,此刻争相将母鸡塞进破竹篮:\范老爷的文章,那是文曲星蘸着朱砂写的!\张乡绅的轿子碾过满地鸡毛,奉上的银锭盖着红绸,却掩不住\盐商捐监\的铜臭。

二、功名谣九转

这场科举时代的谣言风暴,暗藏《战国策》\三人成虎\的诡谲。

第一转:落魄成笑柄。范进未中时,乡童传唱:\范进进,白卷摞成枕。\胡屠户当街宣扬:\我家这贤婿,写个'七'字都要描八笔!\

第二转:登科化神迹。中举捷报传来,庙祝连夜改签文:\范老爷幼时尿床,湿痕恰似北斗七星!\更有老秀才作证:\二十年前文昌阁坍顶,原是星君投胎震的!\

第三转:富贵引猜疑。张乡绅赠房时,坊间突传:\那宅子地下埋着前科举人骸骨,吸了文运才中的!\范母搬入当夜暴毙,反成\福薄镇不住文昌\的铁证。

最毒的是\疯癫谜云\。范进喜极而疯时,乡邻咬定:\定是冒名顶替遭了天谴!\待周学道送来补缺文书,谣言又变:\朝廷查实他舞弊,这是催命符!\

三、朱子镜照妖

范进清醒后,在岳丈的猪肉案头写下\正心诚意\四字。胡屠户抡刀剁骨:\装什么圣人!你偷换考卷的事......\刀锋忽滞——女婿袖中滑落的《朱子治家格言》,正翻在\见色而起淫心,报在妻女\那页。

这细节藏着惊雷。当范进任山东学道,面对考生\荀玫\与亡父同名的巧合时,他力排众议:\岂可因名讳断人前程!\幕僚却在酒席间散播:\范大人这是学曹阿瞒,梦里杀人立威呢!\谣言传到吏部,竟成了\范进包庇同党\的罪证。

四、青云路魍魉

南京贡院的号舍墙头,至今可见\宁欺白须公,莫欺少年穷\的刻痕。当年在此应试的匡超人,靠着\代写祭文三千篇\的谣言挤进名士圈;牛浦郎盗取牛布衣诗稿时,更伪造\梦得神授\的传说。

最讽刺的是权勿用案发时,杭州城的反应。这位\二十年不下楼\的假名士,被揭穿与尼姑私通后,昔日追捧他的盐商竟说:\早看出他房中有妖气!\《儒林外史》的春秋笔法在此达到顶峰——当衙役锁走权勿用,街边说书人已将故事改编成\高僧降妖\,看客们抛出的铜钱叮当落地,恰似道德碎裂的声响。

五、青衫照汗青

范进晚年致仕归乡,见村塾孩童临帖《朱子治家格言》。他提笔在\读书志在圣贤\旁注小字:\非图科第\。未料墨迹未干,书贩已翻印成\范进士秘传科考诀\,标价三钱银子一册。

光绪年间,南海县重修乡贤祠。工匠在梁上发现范进手稿:\功名二字,原是横心钩上悬的腐肉。\县令急令焚毁,火光中却腾起青烟,幻作《儒林外史》开篇词:\功名富贵无凭据,费尽心情,总把流光误。\

余烬映寒窗

今人参观江南贡院,导游指着\状元及第\匾额解说:\当年唐伯虎在此......\却省略了他因科举舞弊案潦倒的后话。文创店里,\范进同款疯癫丸\成热销品,说明书上印着:\考前服用,助您喜极而疯!\

夜雨敲打仿古考棚时,恍惚见周进撞号板的身影在蜡像馆抽搐。电子解说词正念着:\古代读书人矢志不渝......\忽然停电,黑暗中传来吴敬梓的冷笑:\功名是面照妖镜,古今鬼魅一般同!\

晨光中翻开《朱子治家格言》,\读书志在圣贤,为官心存君国\的字迹被荧光笔涂亮。那些在考研教室熬夜的学子,可曾想过——当学历成为新时代的\功名\,我们与范进之间,或许只差一声锣响?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