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龙峡大捷的消息,如同插上了翅膀,比凯旋的军队更早飞回了礁石县。
当孙明德率领着得胜之师,押解着大批俘虏和缴获物资,浩浩荡荡开进礁石县城时,整个县城都轰动了。
街道两旁,站满了远远观望的百姓。
他们看到了青麟军士兵高昂的士气,听到了他们整齐划一、铿锵有力的脚步声。
士兵们虽然经历了大战,盔甲上难免沾染血污尘土,但队列严整,眼神锐利,丝毫不见寻常溃兵或骄兵的跋扈。
俘虏们被绳索捆着,垂头丧气地走在队伍中间,一个个灰头土脸,与旁边精神抖擞的青麟军士兵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“乖乖,真打赢了?”
“听说了吗?在青龙峡,几万人,不到一天就打完了!”
“这青麟军……居然这么厉害?”
“上次他们进城就没乱来,这次打了大胜仗,还是这么规矩……”
议论声如同潮水般在人群中蔓延。
一些人脸上的怀疑,悄然褪去了一些,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惊讶,一丝好奇。
当然,更多的人依旧保持着警惕和观望。他们缩在后面,眼神闪烁,不敢靠得太近。
毕竟,这年头,兵就是兵,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变脸?
王铁柱也挤在人群里,他拉着儿子王狗剩的胳膊,生怕儿子往前凑。
“看见没?打胜仗了,威风吧?”王铁柱压低了声音,语气里带着惯有的嘲讽,“越是威风,刮起地皮来越狠!咱们躲远点,没错。”
王狗剩看着那些军容整齐的士兵,看着那些垂头丧气的俘虏,又看了看自家爹那张写满不信任的脸,嘴唇动了动,最终还是没说什么。
他真心觉得,这支军队,和以前见过的那些不一样。
军队入城后,并没有过多停留,主力直接开往城外驻扎,只留下一部分人手协助维持城内秩序。
而宋清和,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。
大胜的消息,就是最好的宣传!
第二天一早,县衙门口的布告栏前,再次人头攒动。
宋清和带着书吏和差役,在衙门口摆开了摊子。
一边,是堆积如山的粮袋,旁边立着牌子,写着“以工代赈登记处”。
另一边,则放着一小袋一小袋包装好的种子,旁边牌子上写着“优良粮种,免费试领”。
更远处,几名差役正在指挥着一些民夫,清理衙门口旁边的一片空地,叮叮当当的声音传来,牌子上写着“县学筹备处,适龄孩童,免费入学”。
“乡亲们!”宋清和站在一张临时搭起的高台上,声音洪亮,“青龙峡大捷,黑潮军主力覆灭!礁石县,从此安稳了!”
“林大人有好生之德,不愿见百姓流离失所!之前的告示所言,句句属实!”
“今日起,‘以工代赈’正式开始!凡是愿意出力修缮城墙、清理街道的,到这边登记!干一天活,当场结一天粮!绝不拖欠!”宋清和指向堆积如山的粮袋。
“这边的粮种,是林大人亲自培育的神种!产量远胜寻常!每户可先免费领一小份回去试种!秋后若是收成好,明年再来领!分文不取!”
“县学也即日开工!家中有适龄孩童的,无论男女,都可报名!不收束脩,还管一顿午饭!”
宋清和的话,掷地有声。
这一次,围观的百姓不再像上次那样全然麻木。
人群开始骚动起来。
“干一天活,真给一天粮?”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,舔了舔干裂的嘴唇,盯着那些粮袋,眼睛有些发直。家里已经快揭不开锅了。
“免费的种子?真有那么神?”一个老农蹲在地上,捻着手指,满脸狐疑,“别是官府骗咱们种了,到时候又加税吧?”
“上学还管饭?哪有这等好事……”
虽然疑虑重重,但终究有人按捺不住了。
一个看起来饿了许久的年轻人,犹豫了半天,终于第一个走到了“以工代赈”的登记处:“官……官爷,俺……俺想试试……”
负责登记的书吏看了他一眼,点点头,拿起毛笔:“姓名,年龄,家住哪里?”
年轻人报上信息,领到了一块竹牌,被差役领到一边,和其他几个同样鼓起勇气的人一起,领了工具,开始去清理街道上的碎石。
有人带头,后面的人胆子也大了起来。
陆陆续续,又有几十个人上前登记,加入了干活的队伍。
领种子的人相对较少,大多是些胆子大的,或者家里实在没什么存粮,抱着试试看心态的老农。
他们领了一小包种子,仔细看了看,也没看出什么名堂,揣进怀里,半信半疑地走了。
至于县学那边,更是门可罗雀。在这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年头,读书识字,对普通百姓来说,太过遥远。
即便如此,看到终于有人开始响应,宋清和心里还是松了口气。
万事开头难。只要开了头,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信任自然会慢慢建立起来。
傍晚时分。
王铁柱坐在自家门槛上,看着远处那些扛着工具,脸上带着疲惫,但脚步却似乎轻快了几分的邻居走过。
“哼,傻子!”王铁柱往地上啐了一口,“白给官府卖力气,还真以为能拿到粮食?等着吧,有他们哭的时候!”
他回头看向屋内:“狗剩!我跟你说的话听见没?不准去!听见没?”
“知道了,爹。”屋内传来王狗剩闷闷的声音。
王铁柱这才满意地点点头,继续抽他的旱烟。
第二天一早,王铁柱照例扛着锄头,准备去侍弄他那几分薄田。
王狗剩也起了床,跟爹打了声招呼,说去街上转转。
王铁柱没多想,嘱咐他别惹事,就出门了。
等父亲的身影消失在巷口,王狗剩立刻转身,径直朝着“以工代赈”的集合点跑去。
到了地方,已经聚集了不少人,大多是和他一样的青壮,也有一些上了年纪但身体还算硬朗的老汉。
在差役的指挥下,排队领取任务。
王狗剩排在最后,听他们聊天。
“哎,我说张三,这真的能有钱领吗?”一个瘦高个扛着工具,问旁边一个汉子。
叫张三的汉子咧嘴一笑,露出两排黄牙:“那还能有假!我昨天就来了!不仅有钱,还有肉吃呢!连我家婆娘和孩子都吃饱了!”
“真的假的?这是开善堂吗?”瘦高个眼睛一亮。
“可不是吗!官府的人说了,只要好好干,吃饭管饱,工钱粮饷,一天一结!”张三说得唾沫横飞。
旁边一个老头摇摇头:“俺觉得啊,能给口饭吃,就谢天谢地了!哪还敢想拿钱吃肉?”
“就是就是!有口饭吃就不错了!”
“我觉得这新来的官府,或许……真跟以前的不一样?”
“谁知道呢?先干着看吧。”
王狗剩默默听着,心里也热乎乎的。
他好想快点干活,看看是不是真的有粮有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