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八三看书 > 都市言情 >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> 第1618章 珍妮家族
八三看书 www.83ks.net,最快更新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!

看得出来,珍妮的奶奶对陈锋的第一印象也很不错。

珍妮听了奶奶这话,心里更是高兴,脸上立即就笑开了花,当即就唧唧喳喳地跟奶奶说了和陈锋的相识经过。

奶奶听她说完,也是一脸的惊奇,感叹道:“你们能这么两次不期而遇,确实非常地有缘分,更难得的是你们第一次见面彼此都已经心生好感,第二次遇见在一起就理所当然了。我很支持你们的恋爱,希望你们将来能终成眷属。”

奶奶都是用闽普说的,但显然比珍妮要标准一些,没有那么多口音,陈锋都能听清楚。

“谢谢。”

陈锋礼貌性地表示了感谢。

珍妮也很开心,并且丝毫没有心虚地就说:“我们两个肯定能长长久久的,奶奶你放心。”

“那就好。”

奶奶高兴地点点头,然后就请陈锋过去客厅沙发上坐,而且还给倒茶。

跟着她也坐下,和陈锋聊了起来,不是很直接地询问陈锋详细背景,而是聊家常一样,很自然地就将陈锋的一些信息给打听了出来,但不会让陈锋感到丝毫不满。

因为奶奶的说话很有技巧,甚至让人感觉如沐春风,一些话说出来是很有水平的,也显示出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就比如,她说起了自己闽省老家鲤城的事情,还引用了一些诗句,陈锋以前都没听过,听了也不怎么懂,反正就是不明觉厉。此外,她当然也聊起了对陈锋老家鹿市的一些历史典故,她还很高兴地说,她二叔,也就是她爸的亲弟弟,大概七十年前去了鹿市那边工作,是公务员,然后她二叔那一支全家就迁徙到了鹿市。

之后不久,她就被她爸妈带着先去了香江生活,两年后就移民到了旧金山,因为时代变迁,她家就跟二叔那一家失去了联系。

一直到三十年前,她家才重新跟二叔取得了联系,她爸妈当时还健在,她爸和她哥专门去了一趟国内寻亲,探望了定居在鹿市的二叔一家。

她二叔当时就在鹿市下辖的罗安市退休生活,而陈锋的老家L南县就在罗安市旁边,距离并不远。

珍妮奶奶当时没有跟自己父亲和哥哥一起去,但几年后她二叔去世,她就跟家里人一起去奔丧了,那一次她在罗安市呆了差不多一个星期,她二叔的丧事结束后,她还在几个堂兄妹的挽留下去鹿市几个景点逛了逛。

为了表示她说的都是真的,她还专门跑阁楼去翻出了旧相册,从里面找出了她当年在鹿市几个景点拍的照片。前后也就十分钟时间不到。

可见这位老妇人的记忆力真的很好,二十多年前的照片,还能很快就翻出来。

陈锋看了几张照片,确实是鹿市的几个著名景点,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,还是大差不差,只要本地人就能轻易认出是在什么地方拍的。

陈锋看完之后,就很郑重地点头说:“这确实是鹿市拍的几个景点,这么说起来,我和奶奶也算是有缘分的。二十多年前,你就去过鹿市了。”

“可惜,当时还是有些匆忙了,没有去你老家林南那边旅游一番。”珍妮奶奶有些遗憾地说。

二十多年前的林南可不是什么旅游城市,也没有什么远近闻名的景点,经济实力全市倒数,即便现在也是如此。

当时珍妮奶奶没有去林南旅游很正常。

陈锋想是这么想,嘴上却是一本正经地指着相册上的一张照片说道:“其实我乡下老家距离你这张照片上的地方,直线距离只有五公里多。我家那边其实就在两县(市)的边界处,很近。”

珍妮祖母和孙女俩,都是很惊奇地仔细打量陈锋手指的这张照片。

“这是在江畔吧,罗安江的外滩,我记得当时这外滩才建成一段,还没完全建成,也不知道后来建成了是什么样。”

“是的,这就是罗安江的外滩,是仿照魔都外滩建造的,建造的非常好,反正现在都快三十年了,也没有出现什么质量问题,而且这些年一直在扩建,沿着江畔两边延伸,如今已经差不多有三公里长了。

规划得很好,我个人感觉比起魔都外滩,除了人少很多,两岸的建筑也少了些历史底蕴和时尚感之外,节假日去走走逛逛,甚至骑个自行车都是非常好的。

比魔都外滩那边感觉更舒适更自由,空气更好。魔都外滩那边现在可不会让你骑车,一到节假日人山人海,走路都费劲,本地人都不会傻得去挤。”

珍妮奶奶笑着点头道:“这么说,你对这两个地方都很熟悉了。”

陈锋说:“罗安外滩那边距离我老家很近,我年轻的时候,每到寒暑假都有骑车去逛的。自行车直接骑到上面的堤坝上,瓷砖铺地,骑车在上面很舒服,三公里路,也没多少人,吹着江风,无拘无束,还能欣赏两岸风景,多爽。”

珍妮有些羡慕和憧憬地说:“你这么一说,我都想去上面骑车了。”

陈锋笑道:“有机会我带你一起去骑行。”

珍妮立马就说:“那就这么说定了,有机会你一定要带我去你老家,然后带我去这个外滩一起骑行。”

珍妮奶奶却是有不同见解和感受,说道:“魔都外滩我十来年前去过,确实人太多了。不过,我倒是对那里很喜欢,当时还拍了很多照片,夜晚两岸的风景真的太漂亮了。”

陈锋没有反驳,反而点头道:“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,我就不喜欢太热闹的地方,尤其旅游的时候,人挤人的话,我就很讨厌,宁愿去人少的不出名的景点游玩。”

珍妮奶奶笑着点头道:“确实是这样,我人老了,就喜欢热闹。尤其对我们这些在国外呆久了的老人,这边太冷清了。也只有唐人街那边热闹一些。但大部分时间,我只能呆在家里看书养花。所以,前些年我是宁愿回老家养老的,可惜老家那边物是人非,长辈也都已去世,就算不得有家了。”

珍妮感受到了奶奶语气中的落莫,连忙安慰道:“阿嫲,等我过段时间有空了,我就带你去你老家玩。”

珍妮奶奶很欣慰地看着她,摇摇头说:“父母在,人生尚有来处,父母去,人生只剩归途。我现在即使再去老家寻根也没什么意义了。此心安处是吾乡,我现在有你们这些家人,在这边也住了几十年,习惯了,人也老了,就不想再动弹了。”

珍妮的国学水平一般,当然听不懂奶奶这话里的意思,但她还是感受到了奶奶语气里悲伤的情绪,立即伸手握住了奶奶的手,连忙安慰道:“阿嫲,你现在一点都不老,你的病只要平时控制好,积极配合治疗,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。”

珍妮奶奶笑了笑说:“我都快八十岁了,怎么还不老?这都不老不成老妖精了?”

珍妮也笑道:“在我眼里,你就是永远不会老,依旧是那个漂亮的典雅端庄的老妇人。”

珍妮奶奶被她这话哄得很开心,哈哈笑了起来。

看完了照片,闲聊了好一阵后,珍妮才想起她爷爷,问道:“阿公呢,又去唐人街闲逛了吗?”

他们这边距离唐人街很近,走路也就几分钟的时间,隔着差不多两条街而已。

“是啊,他的朋友都在那边,没事就去那边喝茶听戏吹牛打扑克。”

珍妮奶奶有些女性化的撇撇嘴,一副嫌弃的样子。

珍妮马上附和道:“就是,也不在家多陪陪你,一天到晚就知道出去瞎混。奶奶你当初嫁给他真的亏大了。”

珍妮奶奶又是一阵笑,然后倒是为珍妮爷爷辩解道:“你阿公这人就是家里待不住的性子,若是一直把他困在家里,他肯定要疯。主要还是我个人不喜欢去唐人街那边闲逛,那边人三教九流的太复杂,我也不喜欢。不然,倒是可以跟他每天一起去。”

珍妮闻言就对陈锋解释道:“我奶奶可是出身名门,她爷爷的爷爷中过进士,她爷爷中过秀才,后来从商是当时鲤城那边的大商人,做海外贸易的。她爸爸,也就是我的曾祖父,当年还留学过美力加。不然,当年他也没有毅力和门路移民到这边来。”

陈锋听她这么一说,再稍稍梳理了一下她奶奶家当年移民时间线,一下子就明白了。

也亏得她曾祖父(奶奶的祖父)当年够果断,不然还真不一定有现在的珍妮。

所以,陈锋很由衷地称赞道:“你曾祖父确实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。当年那个时代,想要移民出来,千难万难,他做到了,不然还真不一定有你。”

陈锋这话,让珍妮奶奶和珍妮都很高兴。

珍妮接着又说:“我奶奶也很厉害,她当年本来完全有机会就读加州大学的,但她想要早点毕业早点工作,也想距离家里更近一些,就读了旧金山州立大学,毕业后就当了老师,一当就是几十年。”

陈锋闻言顿时一副肃然起敬的样子,说道:“奶奶你太厉害了,你十几岁才来到这边吧,短短几年时间就能考上加州大学,太了不起了。”

珍妮奶奶笑着摆手道:“我在国内很小的时候,我父亲就教我英语了,十岁的时候去了香江那边,更是全英语教学,读了两年的书,12岁到了旧金山这边,十八岁高考,期间用了六年时间努力学习,考上大学很正常。相比较起来,国内的高考才叫难,尤其是上国内顶尖的那几所大学,录取率更是非常低。”

陈锋笑道:“这也是相对来说。国内其实要想上那几所顶尖大学,对普通考生来说当然非常难,但对部分考生来说,就并不难了。比如高考移民,以及各种名目的加分,不少考生可以加个五六十分,还有各种免试保送和规培之类的,或者走海外华侨、外籍留学生途径,也都能很容易进去这些顶尖学府就读。”

珍妮奶奶听了他这番话,想了一会儿后,露出了然之色,摇了摇头,没说话。

陈锋也就岔开了话题,问道:“你当初为什么放弃去加州大学入读?”

珍妮奶奶很自然地就说道:“当时我哥刚刚结婚,还生了个孩子,我嫂子没工作,我妈也没工作,全家好几口人住在一座房子里,婆媳之间关系紧张,时不时就会有摩擦。我哥当时刚工作没多久,没多少钱,我爸当时身体又不是很好,时不时请病假,也没赚多少钱。而这边大学的学费又很贵,家里也不能支持我太多,只能早点读完书早点工作赚钱了。”

陈锋听她这么一说,果然跟自己心里猜想的差不多。

他心中不由感叹,还真是历史的循环。

当年珍妮的奶奶也是早早工作养家,珍妮也一样,也是早早毕业工作养家,还出钱帮忙给奶奶治病。

不过,相对来说,其实珍妮比她奶奶更优秀,因为赚的钱比她奶奶多。

她奶奶当年当老师的工资,肯定比不上现在当审计师的珍妮。

“阿嫲。”

珍妮当然知道自己奶奶当年的辛苦付出,立马就过去了抱住了奶奶,给予安慰。

祖母和孙女两人正温情的时候,开门声响起,然后就见一个头顶全秃,周边只留了一些白发的老头走了进来。

这老头精神矍铄,红光满面,圆脸,面上带笑,一身大红的锦缎唐装,有些喜庆。身高至少一米八,挺着啤酒肚,手里拿着一串木珠,走路不急不缓,显得很是悠闲。

“阿囡,你回来了。”

不用说,这老头就是珍妮的爷爷了。

说实话,这圆脸老头虽然长得和气,但长相只能说比较慈祥,称不上帅,尤其气质方面,这老头就是很普通的退休工人,身上没有珍妮奶奶的那种书卷气。

简单一点讲就是,珍妮爷爷感觉真的很配不上珍妮奶奶。

真不知道,当年珍妮爷爷是怎么追到珍妮奶奶的?当年珍妮的爷爷,应该也没多少钱。何况,珍妮奶奶肯定不会因为钱就嫁给他。

“阿公,你现在就换上这身大红袍了吗?”珍妮看着爷爷的穿扮,皱了皱眉,忍住吐槽的冲动。

珍妮爷爷立即纠正道:“这不是大红袍,是非常正宗的唐装,你不知道吗?我这专门找老刘头定做的,手工缝纫。你看,穿起来多喜庆多精神。”

说到这,他还特意敞开双手,在三人面前转了一圈,展示给大家看。

完了,他才一副刚看到陈锋的样子,突然皱眉问道:“你是谁?”

陈锋心里一阵无语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