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满江红·风波祭》
铁马冰河梦断,朱仙镇外云裂。
十二金牌催命急,风波亭里忠魂灭。
靖康耻未雪,臣子恨难绝!
秦桧笑藏刀笔,高宗冷看鹃血。
莫须有罪钉青史,天日昭昭空映月。
武穆枪缨朽,栖霞岭柏咽。
绍兴十一年的冬雨浸透临安城,岳飞卸甲跪接第十二道金牌时,掌心黏着的郾城血土簌簌而落。这位曾令金人哀叹\撼山易,撼岳家军难\的统帅,此刻望着手中《满江红》词稿被雨水晕染,恍惚见\靖康耻\三字化作二帝囚车辙痕。
大理寺狱的霉斑爬上砖墙,铸成\精忠报国\的刺青。万俟卨提着鸩酒踏入牢房时,岳飞正用断镣在墙上刻《出师表》。\元帅何苦?\御史的声音似毒蛇吐信,\认了这'指斥乘舆'的罪,圣上或可开恩。\岳飞猛然抬头,额角\尽忠报国\的金印灼得万俟卨连退三步,酒盏倾翻处,毒液蚀穿砖缝里半片金兀术的求和书。
风波亭的残月被乌云啃噬,岳云腕间铁链在石阶上拖出火星。二十二岁的少年将军忽然笑问:\父亲可记得枪挑小梁王时,宗泽老帅那声喝彩?\话音未落,隗顺的麻绳已套上脖颈。岳飞阖目前最后所见,是亭角蛛网中挣扎的飞蛾——恰似当年汴京围城时,那些扑向龙旗的百姓。
栖霞岭的野柏无风自动,韩世忠独闯相府那日,秦桧正在把玩金国密使所赠的玉璧。\莫须有三字,何以服天下!\老将军的剑鞘击碎案上汝窑盏。秦桧轻抚壁上\一德格天\匾额,忽然掀开暗格,露出建炎四年高宗手谕:\必杀飞,始可和。\韩世忠踉跄出府时,腰间\克虏\佩刀竟自鞘中滑落。
大理寺的狴犴石像淌下血泪。张宪受尽\披麻问\酷刑,仍高呼\北伐!\狱卒以烧红铁钩挑其琵琶骨时,忽闻空中惊雷炸响,暴雨冲垮诏狱外墙。血水混着《武穆遗书》残页流入钱塘江,江潮夜夜轰鸣如万马悲嘶。
廿年后,隗顺之子夜盗武穆遗骨。月光映着九曲丛祠的陶瓮,瓮中《满江红》全词突然显现,字字渗血。少年想起父亲临终所言:\岳帅脊梁永不弯\,遂将陶瓮沉入西子湖底。彼时金使途经临安,见湖中忽现岳王虚影按剑而立,惊坠马下,从此临安童谣唱:\西湖水,将军泪,北望中原何时归?\
生存法则解
风波亭冤案暗藏三重替罪玄机:其一,高宗借\谋反\罪名转移绍兴和议之责;其二,秦桧利用金人\必杀飞始可和\要挟攫取相权;其三,主战派成宋金博弈牺牲品。正如朱熹所言:\岳飞之死,非桧独能杀,时势为之也。\
岳飞之误有三:
1. 功高震主:直捣黄龙口号威胁高宗正统
2. 忠直过刚:\文官不爱钱\得罪整个官僚集团
3. 兵权集中:岳家军威名使朝廷忌惮
观此当悟:
军功当分\九鼎烹\:如郭子仪散财自污
忠言需裹\糖衣药\:似魏征谏太宗寓讽于颂
兵权要系\千丝结\:学戚继光以鸳鸯阵分化部曲
破局要诀
《宋史》暗藏春秋笔法:\高宗忍自弃其中原,故忍杀飞。\破局当学韩世忠\骑驴湖上\:
1. 急流勇退:效范蠡泛舟五湖
2. 养寇自重:如李成梁纵努尔哈赤
3. 化忠为愚:学郭子仪\醉打金枝\自损名节
最堪玩味者,当属岳珂着《金佗粹编》为祖辩冤。这位岳王之孙在编纂《鄂国金佗稡编》时,将高宗御札精心编排,既昭雪冤情,又不触皇家逆鳞。这正应了《韩非子》\事以密成\之训——真相如龙泉剑,出鞘时需裹七层软帛。
栖霞岭的柏树年年结出剑形松果,游者拾之可闻战马嘶鸣。明成化年间,周木重修岳王庙,发现跪像下压着半块绍兴十年的军饷银锭,背面\还我河山\四字仍带朱仙镇血迹。这银锭如今与秦桧夫妇跪像同沐风雨,恰似历史开出的残酷玩笑:忠奸终需天地秤,人心自有定盘星。
正如文天祥被押解过临安时所作:\岳王祠畔,杨柳烟浓。至今草木忆英雄。\那些风波亭里未寒的碧血,终在《说岳全传》中化作星斗,照亮后来者的丹心。而西湖边的香火,也永远炙烤着跪像的膝盖,印证着《尚书》那句:\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。\