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八三看书 > 历史军事 > 堪破三千世相 > 第4章 青衫染墨记——近墨者黑的渗透之道
八三看书 www.83ks.net,最快更新堪破三千世相!

洛阳城南的染坊街上,少年陆九捧着新裁的青衫,袖口还沾着昨夜抄书的墨渍。染匠老周将布匹浸入靛蓝大缸,忽然嗤笑:\读书人总说'近墨者黑',却不知最黑的墨就藏在书箱里。\话音未落,隔壁赌坊传来骰子撞击陶碗的脆响,惊飞了檐下一对白颈鸦。

一、初染

陆九入白鹿书院那日,山长指着照壁上的《劝学篇》念道:\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。\可当他推开斋舍木门,却见同窗王焕正用《礼记》垫着吃炙肉,油渍在\毋不敬\三字上晕开狰狞的花。入夜,他蜷在硬板床上抄写《荀子》,忽听窗纸\刺啦\裂开,半只烧鸡裹着《孟子》书页砸进来。

\圣贤文章配酒肉,才是真滋味!\王焕醉醺醺的笑语混着酒气渗入梁柱。陆九摸着书页上的油污,想起离家时母亲缝在衣襟里的艾草——她说能驱邪祟,却防不住人心的熏染。

二、浸渍

梅雨季来临时,陆九的案头开始出现奇怪的书目。王焕塞给他的《南华经》抄本里,夹着描绘秘戏图的绢帕;号称\前朝孤本\的《盐铁论》,每隔三页就添了赌术口诀。起初他还会用朱笔批注\荒唐\,后来那些红字渐渐淡了,像被雨水冲刷的血迹。

《吕氏春秋》记载的\逐臭之夫\,在此刻有了新解。当整个斋舍都弥漫着颓废的气息,坚持晨读的陆九反而成了异类。同窗们开始\不小心\打翻他的砚台,在他默写时故意哼俚曲。就像被投入染缸的白练,再倔强的纹理也终将屈服于周遭的色泽。

三、晕染

秋闱前夜,陆九在藏书阁撞见惊人的一幕:月光穿过格窗,将王焕的身影投在《大学》屏风上,那影子正用裁纸刀撬着考题木匣的铜锁。\嘘——\王焕转身时,腰间玉佩映出陆九煞白的脸,\明日策论题在此,见者有份。\

那夜陆九做了个诡异的梦。梦中自己变成邯郸学步的燕人,四肢被不同颜色的丝线牵扯:红线系着母亲的织机,黑线连着王焕的玉佩,青线缠绕在书院的石阶上。晨钟响起时,他发现自己手里攥着半张残破的考题纸,边缘还留着指甲掐出的月牙痕。

四、沉色

放榜那日,陆九看着榜首自己的名字,胃里突然翻涌起酸水。他分明记得在策论里写了\君子慎独\,可卷轴上却多了段论\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\的雄文。王焕勾着他的脖子大笑:\那夜你接了考题,墨迹自然染透纸背!\

《韩非子》\买椟还珠\的寓言在此刻显出血淋淋的真相。当群体将糟粕奉为圭臬,守珠者反而成了笑柄。陆九望着溪水中自己的倒影,青衫已变成浑浊的黛色,唯有腰间母亲缝的艾草香囊,还固执地透出一线苍绿。

五、浣尘

三年后,已成为县令的陆九在赈灾账册上画押时,突然扔了笔。他想起书院后山那棵被雷劈焦的老槐——焦黑的树皮下,竟藏着嫩绿的新芽。当夜他跪在母亲坟前,将官袍铺在草席上搓洗,槌击声惊醒了整片松林。

《盐铁论》中\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\的箴言,在此刻化作实质。陆九把染黑的官服浸入山溪时,晨雾里走来个背柴老翁:\这溪水从白鹿书院后山流下来,洗过七百个进士的笔洗。\陆九望着水中荡开的墨色,突然明白真正的洁净不在外袍,而在心头那口未干涸的泉眼。

古镜今鉴

敦煌莫高窟第296窟的\微妙比丘尼缘起\壁画中,比丘尼七次改嫁仍守佛心。画面角落的染缸暗示:纵使身陷红尘染缸,灵魂仍可保持本色的明净。

智者箴言

《中说·事君》有云:\君子之守,修其身而天下平。\环境如风,心志为舵,纵使八面来风,掌舵者仍能决定航向。

破局要诀

1. 设置\精神浣纱女\:每日固定时段自省,如古代妇人浣纱般漂洗杂念

2. 培育\抗染心苗\:在书房\/卧室保留一处绝对洁净的角落,只存放经得起千年检验的经典

3. 建立\墨色预警\:当发现言行与初心出现轻微偏差时,立即进行\三日辟谷\式精神斋戒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