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都检查好了吗?\赵部长站在飞机舷梯旁,向正从机舱里走出来的李明远喊道。
\都没问题,\李明远点点头,\我亲自测试过每一门迫击炮和每一套防弹衣,保证万无一失。\
\很好,\赵部长满意地说,然后指了指站在一旁的年轻人,
\这位是老张,我们厂里的技术能手,也是你的学生。他会跟随装备一起去前线,负责培训部队使用这些新装备。\
老张看起来三十出头,身材魁梧,眼神坚定,一看就是那种动手能力极强的实干派。
\首长好!李总工好!\老张立正敬礼,声音洪亮,\保证完成任务,让前线官兵尽快掌握新装备的使用方法!\
李明远仔细打量着这位即将前往战场的技术员,不禁有些担忧:\前线情况复杂,你要注意安全。\
\放心吧,李总工,\老张咧嘴一笑,露出一口白牙,
\我爸当年可是游击队的,打仗是我们家的传统!再说了,有您这些神奇装备保护,还怕啥?\
李明远笑了笑,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老张:\这是我写的使用手册补充说明,里面有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,你临行前再看一遍。\
老张恭敬地接过册子,小心翼翼地放进内口袋:\明白,我一定牢记每一个细节!\
\起飞时间到了!\机长从驾驶舱探出头来喊道。
老张向李明远和赵部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,然后快步登上飞机。
舱门关闭,飞机缓缓滑向跑道,很快消失在朝阳中。
李明远久久地望着飞机消失的方向,心中默默祈祷这批装备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,保护前线战士的安全。
……
西南前线,某山区指挥部。
李云龙正在和赵刚研究地图,眉头紧锁。
桌上的地图上布满了红蓝标记,显示着双方的态势。
\这条山路太难走了,我们的重装备根本运不上去!\李云龙用粗壮的手指点着地图上的一条曲折山路,声音中充满了懊恼,\敌人占据了制高点,我们的火力根本够不着!\
赵刚推了推眼镜,沉思道:\是啊,这地形对我们太不利了。传统火炮太重,运上山至少需要一个连的人力,还得冒着敌人的炮火。\
正当两人愁眉不展之际,一名通讯员急匆匆跑进来:
\报告军长!上级送来了紧急物资和新式武器装备,说是李总工亲自研发的!\
李云龙一听,顿时来了精神,一拍桌子站起来:\哪个李总工?轧钢厂那个?\
\是的,首长!就是那位发明数控机床和三角定位系统的李总工!\通讯员兴奋地回答。
\他娘的,那可是个宝贝疙瘩!\李云龙咧嘴笑了,\快,带我去看看他给我们送来了什么好东西!\
赵刚也露出了期待的神色,跟着李云龙匆匆走出指挥部。
运输机已经降落在临时机场上,周围围满了好奇的士兵。
当李云龙和赵刚赶到时,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卸下那些装备。
\这是什么玩意儿?\李云龙看着那些小巧的迫击炮和普通棉衣似的防弹衣,眉头一皱,转头问身边的通讯员,
\你确定这是武器装备?不是玩具?\
一个陌生的声音回答道:\报告首长,这确实是最新研发的武器装备。我是轧钢厂的技术员老张,奉命前来协助部队使用这些新装备。\
李云龙上下打量着老张,又看了看那些\玩具般\的迫击炮和\棉衣似的\防弹衣,一脸怀疑:\这么小的炮能打多远?这衣服能防弹?\
周围的战士们也窃窃私语:
\这就是传说中的新式武器啊?看着不咋地啊!\
\这炮筒子还没我的腿粗呢,能打啥?\
\那衣服看着跟我奶奶做的棉袄似的,挡得住子弹?\
老张并不慌张,反而自信地笑了:
\首长,这叫超轻迫击炮,全重只有15公斤,一个战士就能携带,最大射程4000米,精度比传统迫击炮高50%。那件是防弹保暖衣,不仅能挡住100米外的子弹和弹片,还能在极寒环境下保持体温。\
李云龙听得直摇头:\吹牛也得打草稿啊!一个人扛的炮能打4000米?衣服能挡子弹?你当我没打过仗吗?\
赵刚见状,上前打圆场:\老李,别急着下结论,咱们先看看实际效果再说。\
转向老张,\同志,能不能现场演示一下这些装备的性能?\
老张立刻点头:\当然可以!请首长指定一名体格瘦小的战士,我们先测试超轻迫击炮的携带和架设。\
李云龙转头看了看周围的士兵,指了指一个看起来不到二十岁、瘦弱的通讯兵:\小刘,你过来。\
小刘有些忐忑地走上前。老张把超轻迫击炮和几枚炮弹递给他:
\同志,请你把这门迫击炮扛到那座小山上去,就像平时背背包一样。\
小刘接过迫击炮,惊讶地发现竟然轻得出奇,几乎感觉不到什么负担。
在众人的注视下,他轻松地扛起炮筒和几枚炮弹,开始向附近的小山爬去。
全场一片寂静,所有人都盯着那个瘦弱的通讯兵。
传统的82毫米迫击炮重达60多公斤,通常需要3-4名壮汉轮流搬运,而现在,一个体格瘦小的通讯兵竟然能独自扛着它爬山,这画面本身就足够震撼。
\这……这不可能吧?\李云龙喃喃自语,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小刘的背影。
小刘很快爬上了小山顶,向下挥手示意。
\现在,请看架炮速度。\老张拿出一块怀表,然后对着对讲机说道:
\小刘同志,按照我之前教你的方法,开始架设迫击炮。\
小刘立刻行动起来,先放下炮身,展开三脚架,调整水平,检查瞄准装置……动作虽然有些生涩,但流程清晰。
\时间!\老张喊道。
\40秒!\一名战士报时。
全场再次哗然。
传统迫击炮的架设通常需要3-4人协作,至少花费3-5分钟的时间,而现在,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新手,独自完成了架设,只用了40秒!
\那是因为那玩意儿太小了,不是真炮!\一位老炮手不服气地说,\能打多远?炮弹多重?肯定没啥威力!\