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子接过铜钱,熟练地点数起来,数完后,他抬起头,看着刘二强,面无表情地问道:
“叫什么名字?是王家什么亲戚?”
刘二强依旧低着头,有些不敢与那汉子对视,他轻声回答道:“刘二强,王家大女婿。”
汉子听后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,但很快就恢复了冷漠的表情,他朝边上挪了一步,给刘二强让开了一条路,同时大声喊道:
“王家大女婿,刘二强随礼一百文。”
刘二强迈步朝灵堂走去。
另一个汉子突然伸出手,拦住了想要跟着刘二强一起往里走的朱子筱。
“诶,你还没给银钱呢。”汉子一脸严肃地看着朱子筱,毫不客气地说道。
朱子筱显然没有预料到会被拦住,他有些惊愕地看了一那汉子,然后理直气壮的说道:“我没钱。”
“没钱?”那汉子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一般,冷笑一声,“没钱你来这里干嘛?”
朱子筱的瞬间暴怒:“我和刘二强是一家人,他给不就行吗?你少管闲事。”
“不行!”汉子断然拒绝,“这是规矩,他是你姐夫,只是亲戚,你也得给,要不你就回去。”
这时,周围的干活的下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,他们对朱子筱的行为指指点点,有的人甚至还发出了嘲笑声。
整个东梁国人都知道这个习俗,参加丧礼随礼是必不可少的,如果没钱,那就干脆别来,免得丢人现眼。
朱子筱还想说些什么,但看到那汉子坚定的眼神,他知道再怎么耍赖也无济于事。
又感觉到别人的注视和议论,感到如芒在背,他的额头开始冒出细汗,心中暗暗骂娘。
“给你,我就这么多。”僵持了一会儿后,朱子筱实在没办法,他咬了咬牙,从怀里掏出五个铜板,极不情愿地递给那个汉子。
他绝对不能就这样轻易地离开,他今天可是带着明确目的而来的。
否则,自己怎么会不辞辛劳、千里迢迢地赶来给那个肥胖的老太婆奔丧呢?
朱子筱心里有些咬牙切齿!
“你叫啥名字?跟王家有啥亲戚关系?”两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满脸不屑地盯着朱子筱,语气中充满了鄙夷。
这两人心里暗自嘀咕,他们可从未见过如此吝啬的人,还是王家的女婿呢!
要知道,今天他们已经收了一整天的礼金了,哪怕是最少的,也有十文钱呢!
可这位所谓的嫡亲女婿,居然只给了区区五文钱,还跟他们讨价还价了半天,真是让人无语啊!
怎么这么丢人!
“朱子筱,这家的二女婿。行了吧,现在总可以让我进去了吧!”
朱子筱心里本来就有气,见那汉子明知故问,他便没好气地报出自己的名字,然后一脸不耐烦地催促着。
“王家二女婿,朱子筱,随礼五文。”这一声呼喊,在安静的院中显得格外突兀,引得周围的下人纷纷侧目,又是一阵议论声嘲笑
两个汉子喊完后,也懒得再理睬朱子筱,转身回到棚子里,拿起账本记录下这笔礼金。
朱子筱气愤的瞪了两个汉子一眼,然后气鼓鼓的朝灵堂走去。
好在现在天色渐晚,已经没有其他客人前来祭拜了,不然的话,王家这个随礼才五文钱的女婿,恐怕会成为街坊邻居们茶余饭后的笑柄和谈资呢!
说不定以后谁家的老人过世了,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这个小气的二女婿,拿出来逗乐嘲笑一番。
“娘啊!亲娘啊……”王家二女儿王金花跪在灵堂前,声嘶力竭地哭喊着,那哭声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,感觉她是这世上最悲伤的人一般。
然而,若是仔细观察,便会发现她的眼角竟然连一滴眼泪都没有。
这哪里是真的伤心,分明就是在假哭,而且还是那种只打雷不下雨、只有声音没有真心的假哭。
相比之下,大女儿王金霞的表现则要真诚得多。
她同样跪在灵堂前,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源源不断地从眼眶中涌出,哭声也是发自内心的,让人听了不禁为之动容。
那几个外孙子和外孙女们,年纪尚小,虽然不懂得死亡的真正含义,但看到大人们如此悲伤,也都跪在地上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,那模样着实惹人怜爱。
王渣爹和伍莲花,他们站在一旁,冷眼旁观着这跪了一地的人,就好像在看一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戏码一样。
王渣爹平日里就对他的两个妹妹和妹婿的所作所为颇为不满。
这几年,老娘的事情她们从来都不闻不问,完全将照顾老娘的责任推给了他们夫妻。
照顾老娘是为人子女该做的事情,他没有什么怨言,最可恨的是两个妹妹还……
以前,她们经常带着孩子们回来探望老娘,王老太每次都会热情地款待她们,不仅给她们准备丰盛的饭菜,临走时还会给她们一些银子或者带些好吃的回去。
可那王老太毕竟也是个精明的人,时间一长,她自然就察觉到了两个女儿的真实目的——回来打秋风。
于是,她给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。
后来她们平日里回来时,老太太便不再像以前那样给她们东西带回去,只有在逢年过节时,才会给外孙们一些银钱,也不会给东西。
渐渐地,两姐妹也意识到平日里回来已经得不到什么好处了,于是她们便只在过节时才会回来。
后来,王老太想着大女儿家里条件不好,偶尔还是会安排人送些东西过去。
年初,老太太病得如此严重时,王渣爹让人送信给两姐妹,希望她们能回来看看老娘。
令人失望的是,尽管老太太病得如此之重,只有大女儿王金霞回来一趟,说家中事情多,住了一晚上就回去了。
老二直接没回来。
现在,在老太太灵堂前,这两个女儿却一个个都哭得稀里哗啦,搞得自己是多么孝顺的子女一般。
“大妹,你身体不好,就先起身吧!娘不会怪你的。”